主题调研 |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 促进全要素融合融通 打造具有济光特色“三全育人”共同体

发布者:姚桂芳发布时间:2019-10-15浏览次数:79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准工作着力点和切入点,由党委书记姜富明及党办、学工部、组织部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于2019年10月10日至14日,前往机电系、护理学院、基础部(思政部)、经管系、建工系调研,听取了各单位对“三全育人”工作的推进情况、具体措施、育人效果与存在的困难等相关情况的汇报,针对基层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有关政策层面问题进行了当场解答,针对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召开后,学院相应制定了《关于加强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工作方案、行动计划。近几年,学院各基层单位积极响应,稳步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落地落实的路径设计和具体举措,积极打造育人阵地、丰富育人载体,创新育人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各单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从研究学生群体特性出发,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构建“三全育人”工作基础,力求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有针对性、有成效;初步形成了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共识和理念。在座谈中,各院系部汇报了思想理论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全员育人机制建设等实践摸索,还从如何推动课程思政育人的特色经验介绍了增强思政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的思路方法,分享了创新教学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心得体会。各单位在提高一线教师思想认识的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党团文化、行为文化、劳动文化、宿舍文化,开展浸入式、渗透式、启发式的“隐性”思政教育。


在五场调研中,基层单位的党政班子发言、基层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的踊跃发言,教职工们围绕各单位工作进度差距、不同群体的协同机制、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教师们也对学校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三全育人”工作,加强统筹、协调作用,深入开展工作研究,给予基层工作指导的同时也要建立健全“三全育人”工作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加强机制建设,以此约束全校各部门、各单位树立“一盘棋”意识,各司其职、同心协力,强化“三全育人”工作导向,筑牢思想引领价值取向,整合各类育人资源,挖掘校园育人元素,让各方面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既是对我院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整合,更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不仅要巩固优势、扩大影响,更要破立并举、善于创新。结合教师意见和建议,学院将进一步加大基层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培训力度,激活学生思政工作“细胞”,纵深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抓好党团队伍、辅导员队伍和教师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加强全方位育人工作,夯实社会实践,围绕知识、能力、人格,进一步深入贯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夯实社会实践,使实践为学生就业成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