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委组织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及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证。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根据校党委统一部署,以全党主题教育为契机,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狠下功夫。一是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本职工作的全过程。二是举办党员干部专题研修班,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下真功见实效。三是推进“三会一课”与主题党日活动,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内容,深刻把握党章各项修改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生动实践,落实到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各方面各环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贡献。
二、全面落实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新时代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健全完善基层党建质量标准。聚焦基层党建工作目标,发挥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党支部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二级学院(部)党建工作在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政治把关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融合等方面做到“五个到位”;党支部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等方面做到“七个有力”,加大培育创建力度,促进落实见效。做好二级党组织任期届满换届工作,注重优化班子成员结构,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落实相应职务职级与待遇。通过换届,全面总结党建工作经验,超前谋划党建工作目标任务,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围绕学校党委提出的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等干部队伍一体化建设目标,健全完善、选拔、培养、管理、使用、考核环环相扣又统筹推进的常态化、全链条干部工作机制。一是坚持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利用暑假组织党员干部和教师赴西柏坡开展红色教育培训,弘扬西柏坡精神,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把伟大建党精神和思想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二是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树立重品德、重才干、重担当、重实绩、重公认的鲜明导向,注重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监督并重,根据不同岗位职责要求,健全完善干部评价标准。对工作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成效差的,约谈相关责任人,根据整改落实情况予以必要调整,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三是不拘一格培养选拔政治忠诚、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的优秀年轻干部,提供实践平台,让年轻同志在一线接受历练、增长才干,掌握过硬本领、练就实干作风。加强干部梯队建设,依托同济大学党建共建平台,为年轻同志提供挂职锻炼机会,拓展视野,丰富经验,促进成长成才。四是会同人事处,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对中层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目标完成情况与工作实绩考核,推动学校“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取得新进展。
四、突出政治标准强化高质量发展党员
按照发展党员“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科学制订培养发展计划,突出政治标准,严格工作程序,保证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加大在优秀中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重点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进一步完善把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学校党校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同时加强对预备党员的集中教育和考察,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与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兼职组织员等业务培训和指导,加强调研督查,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合法、操作合规、手续完备、材料完整。
五、强化组织功能助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按照“校党委牵头抓总、组织部门协调落实、基层党组织具体实施”的组织育人工作机制,加强“协同联动”组织保障。一是落实育人不同主体责任,注重不同阶段育人方式,把组织育人持续覆盖学生大学生涯全过程。加强对大一新生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治引导,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加强对大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引领学生成为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加强与大三学生实习单位联合实践培养,重点探索解决学生党员跟踪考察工作的难点问题,不断提升育人质量与成效。二是落实内外协同联动,加强校内各基层党组织之间交流融合,取长补短,促进协同育人;依托校外育人资源,深化与同济大学党建共建机制,推动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三是落实学校“三全育人”新一轮行动方案,把推进落实情况作为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考核重要指标,作为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年度述职评议重要内容,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走深走实。
六、增强统战工作意识凝聚团结奋进合力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完整准确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凝心聚力,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一是要增强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真干实干,努力在补短板上下功夫,在敢担当上作表率,在善作为上动脑筋,形成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加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和“新联会”统战工作,坚持以凝聚共识为根本,以团结奋斗为目的,鼓励支持他们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积极投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一线,施展才华和抱负。三是加强落实党外干部联席会议制度、校级领导与二级学院(部)党组织联系党外代表人士制度,定期组织党外知识分子代表座谈会,聚合众力、融合众智,主动回应师生关切。同时,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隐患的梳理排查研判,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完善相应工作机制和举措,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七、加强组织(统战)自身建设
加强组织和统战部门的政治、思想、能力、作风和纪律建设,在奋进新征程上争做表率、当好排头兵。一是要夯实理论基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始终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做到信念坚定,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忠实践行“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责任,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要提高政治“三力”,坚持把握“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工作要求,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执行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把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作为工作出发点和着力点,努力推进新时代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三是要深入基层一线,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实际情况,真正把师生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师生诉求集中的意见反映上来,把师生创造的典型经验总结出来,不断提升做好组织和统战工作的方法和水平。
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