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项目课题
弘扬苏区精神 践行使命担当——学院中青年干部及骨干教师井冈山红色教育培训班(第四期)
作者:培训班宣传组发布时间:2021-07-14浏览次数:81

2021713日上午,济光学院中层干部及骨干教师培训班全体学员来到了红都瑞金参观学习。

在一苏大旧址,学员们依次参观了苏区中央局、五大纪念性建筑等革命旧址群,在红军广场,学员们举行了向红军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的仪式。红军烈士纪念塔正前方的地面上铺写着“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苍劲大字,在王云飞副院长的带领下,大家列队整齐缓步来到纪念塔前默哀、鞠躬、敬献花圈,并绕塔一周瞻仰英烈,整个仪式庄严肃穆。

在中央警卫营旧址门口,中共瑞金市委党校的老师为大家现场上了一堂“八子参军”的微党课。杨家八兄弟先后参加红军并牺牲的故事感染了在场所有人,不少学员潸然泪下,深刻体会到了苏区人民对红军的爱戴拥护以及为革命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接着,学员们来到了黄沙华屋村。该村因有17名好儿郎参加红军,故得名“红军村”。在红军村的“红军祠”中,详细展示了华屋村的过去与今天。过去的华屋村贫穷落后,2011年时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2230元,经济严重落后。自国家大力扶贫以来,村子发展红色旅游和特色农业,至2020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了15160元,全村脱贫。华屋村的今昔对比使得学员们切身感受到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下午,培训班学员前往二苏大旧址群。首先来到“二苏大”礼堂,这是当时苏维埃政府专门建设的一个中央政府大礼堂,也是当年红军在瑞金留下的唯一自己建造的大型会堂,1934122日至2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老师热情饱满地讲解了大会召开的细节及曾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的革命先辈们的故事,学员们坐在长凳上认真聆听,恍惚间我们都好像回到了那个燃情年代,礼堂讲台上的几位领导的人蜡像也鲜活起来,毛主席厚重激情的讲话声似乎就回荡在我们耳边。随后,大家还踏进了位于礼堂正后方的防空洞和二苏大资料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在“红井”景区,学员们集中在“列宁小学”聆听《一心为民,饮水思源》主题微党课。党校老师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讲述那段过往:19339月,为解决当地军民饮水困难,毛主席带领红军和当地群众一道开挖了这口水井。1934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敌人曾多次要摧毁这口井,沙洲坝人民与之坚持斗争,终于保存下来。1950年,村民对水井进行了修整并亲切地称它为“红井”,同时在井旁立碑“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以表达对毛主席和红军的尊敬和怀念。老师讲到动情处,还为大家唱起当年的歌谣……“红井”正是当年毛主席和苏区干部关心群众生活,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与办实事的真实写照。

苏区精神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学习,全体学员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汲取了力量,提升了思想境界,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定努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投入到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工作中,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贡献力量。